发布日期:2024-06-09 20:25 点击次数:63
首先介绍一下金字塔用阿拉伯语怎么说:
“金字塔”阿拉伯语叫做haram,复数’ahrām,注意haram要与ḥarām区别开来,前者是表示“金字塔”,后者表示“禁忌的”,两个词的根字母不同没有什么关联。参考阿语词典:
al-haram:(中级词典)al-haram一种庞大的建筑,某位法老以坚硬的巨石建造它来作为自己的坟墓;它的基座大多呈正方形,有四个面,每个面都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尖端朝上,并且在高度上是倾斜的,这样各个三角形的尖端就会汇聚成一个尖端,这便是金字塔的塔顶。复数形式:’ahrām一词可能派生自不及物动词harima,意为“年纪很老”,参考阿语词典:
harima:(中级词典)Harima al-rajulu(某人harima),harima的词根haram、mahram、mahramah:即他的年岁极高。harima等于kabira(变得老迈)和ḍa‘ufa(变得羸弱),比如Huwa harimun(他老态龙钟的)。harim(harima的半自动名词,表示“老弱的状态”)的复数为harmā、harimūn;其阴性形式为harimah,复数harmā、harimāt。有一本游记叫做《朝圣知识指南(al-’Ishārāt ’ilā Ma‘rifat al-Ziyārāt)》,大概成书于约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作者是旅行家艾布·哈桑·阿里·本·艾布·伯克尔·赫拉维(’Abū al-Ḥasan ‘Aliyy ibn ’Abī Bakr al-Harawiyy,? -1215),在此我们姑且简称他为阿里·赫拉维(‘Aliyy al-Harawiyy)。
阿里·赫拉维《朝圣知识指南》封面我选取的是埃及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的《朝圣知识指南》中世纪手稿整理本,下图是本书对于金字塔的描述,且是作者亲身游历所见:译文:从吉萨(al-Jīzah)到米斯尔城①的旅程金字塔:金字塔是世间的一处奇观,无论是在东边还是西边的大地上都没有比这更加奇异、宏伟和美妙的建筑。我在埃及见过很多金字塔,其中五座是大塔,其余则为小塔。大金字塔有两座位于吉萨(al-Jīzah),两座位于一个叫代赫舒尔(Dahshūr)的村庄,还有一座位于一个叫美杜姆(Maydūm)的村庄。关于谁建造了金字塔以及建造它的缘由,人们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说:“金字塔是国王们的陵寝。”有人说:“人们建造金字塔的原因是畏惧大洪水。”金字塔呈正方形,如同这个样子,它的每一面皆呈这种形状(此处原有插图)。其在地上每一面的面积都超过四百腕尺(2)[见方],高度接近四百个骨制腕尺,金字塔的顶部则有八腕尺②[见方]。据说麦蒙③打开了吉萨两座金字塔中的一座,人们在塔内发现了一口四方形的井,井底有几座门,它们都通往一个房间,房间里面有若干具裏着裏尸布的尸骸。另有说法称:人们进入金字塔之后,在金字塔顶端发现了一个房间,里面有一座用石头砌成的水池,其形状如同坟墓,水池中有一尊用孔雀石做成的人形偶像,在偶像的中间部位还有一个人,身穿着镶嵌宝石的黄金盔甲,胸前别着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剑,头戴一枚鸡子大小的宝石,闪烁着火焰般的光芒。本书的作者说道:我进入了这座被麦蒙打开的金字塔,登上了那个房间并且见到了水池。看来最正确的说法应是:人们因惧怕大洪水而修建了金字塔,把财物藏在塔内,还把他们掌握的学问也一并记录在里面。然而这些对他们毫无裨益,因为他们踪迹全销,钱财尽散,只有关于他们的史话尚存于世。上埃及的普拉皮④也是如此,没有人能解出它里面的文字。如果至高的真主意欲的话,我一定要把金字塔、偶像、狮身人面像、上埃及所有的普拉皮以及上述偶像的传说记录在《奇观古迹偶像符咒志》⑤中。注释:① 米斯尔旧城(Miṣr al-Qadīmah):今开罗南部;② 腕尺(dhirā‘):长度单位,本意为“小臂”,约合0.5-0.6米;③ 麦蒙(al-Ma’mūn):全名阿卜杜拉·麦蒙·本·哈伦·拉希德,阿拔斯王朝第七任哈里发,公元813-833年在位;⑤《奇观古迹偶像符咒志(Kitāb al-‘Ajā’ib wal-’Āthār wal-Ṣanam wal-Ṭilsamāt)》是作者的另一部著作,已失传。④ 普拉皮(al-barābī,不加冠词作barābin,单数birbā):古埃及的神庙,来自科普特语p-eirpe或p-erpe(p-是冠词,好像也可以写成pi-)。eirpe的解释,G. Parthey, Vocabularium Coptico-Latinum et Latino-Copticum, Berlin, 1844, p.28erpe的解释,G. Parthey, Vocabularium Coptico-Latinum et Latino-Copticum, Berlin, 1844, p.35根据《朝圣知识指南〉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阿里·赫拉维对金字塔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局限,但这也能够证明,金字塔在公元13世纪之前就是存在的。
阿里·赫拉维祖籍阿富汗赫拉特(Hirāh),其姓氏“赫拉维”的意思就是“赫拉特人”,他出生于伊拉克北部重镇摩苏尔(Mawṣil),逝世于叙利亚名城阿勒颇(Ḥalab),生前可能是阿拔斯王朝或艾尤布王朝的一名官员,曾奉命出使被十字军占领的耶路撒冷。阿里·赫拉维的大部分游记手稿据传曾遭到法兰克国王“因基塔尔(al-’Inkitār)”手下士兵的劫掠而被毁,幸存的著作大多也因年代久远而失传,只有《朝圣知识指南》一书存世。在这里解释一下“因基塔尔(al-’Inkitār)”的身份,他被认为是十字军东征的指挥者之一——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Richard I),阿拉伯语’inkitār可能来自中古法语Angleterre或Engleterre,意为“英格兰”。《朝圣知识指南》篇幅不长,主要记载了各地的古迹名胜,比如历代先知的遗迹、圣门弟子古代哲人的陵寝,以及一些历史久远的建筑。这些信息大多来自作者亲身游历伊斯兰世界时的所见所闻,也有一些是作者听说的传闻。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把苏格拉脱(Suqrāṭ,苏格拉底)、艾夫拉通(’Aflāṭūn,柏拉图)、艾里斯图塔利斯(’Arisṭūṭālīs,亚里士多德)、贾利努斯(Jālīnūs,盖仑)等古希腊学者统统视为古代贤哲,更把他们的陵墓视为圣地,甚至还用心地“考证”他们的真坟在哪里。14世纪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1304-1377)的《伊本·白图泰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