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09 20:40 点击次数:81
杜尚《下楼梯的裸女第二号》
Marcel Duchamp(1887 - 1968)
杜尚画的这个《下楼梯的裸女第二号》弄得1913年策划独立沙龙展的艺术家们不知所措。开幕前,他们召开会议,商量该怎么办才好,最后决定将这幅独门独派、旁门左道的作品退回去。这个事件改变了杜尚的一生,他默默收回这件作品,决定从此不再参加任何标榜着某种精神和主义的艺术运动团体,踏上一个人反叛不停的艺术之路。
这幅画的灵感得自一张重复曝光的底片,这种科技副产品将人性的感觉消除得一干二净,一再复制形象,使人看起来好像只是一个透明的空壳子。觉得有趣的杜尚,便将裸女的动作按照先后顺序,重叠在画面中,像扇子一样在楼梯中张开,后来有一位摄影师,用他的镜头仿造了这件作品,他真的使用重复曝光的原理,拍出了一张《下楼梯的杜尚》。
什么是「现成物品」?杜尚指出:物品有两种,一种是因为具有独特的美感,而被挑选上的「发现物品」,这种物品是经过艺术家的品味筛选出来的,也就是一般人认定的艺术品。另一种「现成物品」,不论外表、造型、美感,重要的是物品本身有没有独一无二的「含义」?假使人们能够赋予它新的诠释,这种东西就能被当成艺术品。当然反过来,杜尚也主张,传统的艺术品(发现物品)也要能拿来当作实用的现成物品使用,譬如说一幅名画也可以拿来当烫衣板!
马塞尔·杜尚,法国艺术家,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锋;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出生于法国,1954 年入美国籍。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
杜尚《自行车轮》
Marcel Duchamp(1887 - 1968)
绘画本来就是死人骨头,和画它的人一样都只是艺术的历史,艺术已死!观众和艺术家一样重要,艺术家只有依靠名气才能存在,如果每天都画出很棒的作品,却没有人知道,那他仍然是不存在的!
20世纪初,艺术家杜尚(不过他始终否认自己是个艺术家),不断发表各种反艺术的言论,吓坏了不少人。他永远持怀疑的精神,孜孜不倦地翻新游戏规则,任何信奉教条的人都跟不上他的脚步。
1913年,画腻了油画的杜尚拆下一个脚踏车轮,倒过来装在板凳上,并且用灯光照出它的倒影,完成了这个新颖的创作《自行车轮》。杜尚选来当艺术品的「现成物品」,通常都是大量制造的工业产品,他认为,人们总是只注重这些东西的功能性,冷漠地使用者,却很少去思索它们承载的意义。
他如火如荼地展开颠覆行动,《自行车轮》做好两年后,他将另一个「现成物品」创作──一个男性的小便器送进美国一间美术馆去展览,他把它反过来放,然后在上面签了名,写上《喷泉》这个名词,让美国人疯狂不已;后来他又在蒙娜莉萨的画像上加上了小胡子,把人们公认的美感用几笔破坏殆尽。「那个时候我也不太清楚我在做些什么,但至少转移了一群人的心思,让他们开始做些有趣的事!」
杜尚《巧克力研磨器第二号》
Marcel Duchamp(1887 - 1968)
杜尚说,观众在创作活动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一件艺术品要让观众欣赏过后,在心中产生自己的感觉和诠释,才算是真正地完成。艺术家只是把东西选出来给大家看的一个中介者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
这个言论惹恼了许多自以为独一无二的保守艺术家,不过杜尚不在乎,继推出《自行车轮》这种「现成物品」艺术品后,他持续睁着雪亮的双眼,选出更多的「现成物品」,否定这些东西原有的功能,把它们放进展场去,顺便嘲弄了高高在上、难以亲近的「艺术」。
有一天,杜尚经过一家巧克力专卖店橱窗,发现了这个「巧克力研磨器」,他认为,这种冰冷的机器就是他心目中最好的「现成物品」,人们除了拿它来磨可可豆,应该还要好好想想它代表了什么。于是,他从上面俯视这部由几个立体造型零件拼成的机械,将它画了出来。
一开始,他用传统油画的透视技巧来表现,还加了光影效果。后来,为了突显人们和研磨器之间的「冷漠」关系,客观、准确地画出机器实际的大小和模样,杜尚索性舍弃了那些可以呈现立体感的手法,以丝线般的白色细线,绘出器械表面的冷光,创作了这幅简化过的第二号作品。这个扁平的《巧克力研磨器第二号》,现在看起来已经是老古董了,但在不同观众眼里,它永远会是一件崭新的创作。
夏加尔《我与我的村子》
Marc Chagall(1887 - 1985)
想体会夏加尔作品的意义、价值与诗意,就必须了解他所呈现的奇幻组合,并非由眼睛所观察到的现实所建构,而是按照过去的回忆与当前的激情所重新排列而成的视觉片段。至于画的色彩,则是按回忆所激起的情感而定,回忆随时间的推移早已成为幻觉。
马克·夏加尔是白俄罗斯裔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夏加尔几乎一直工作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油画色彩鲜艳,别具一格,每每把犹太民间传说融入作品,并从自然界天真朴实的形象中汲取素材。马克·夏加尔是一位追求天真纯朴,从俄国乡下犹太居民到巴黎的画家。马克·夏加尔历经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实验与洗礼,发展出独特个人风格,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夏加尔《从窗口见到的巴黎》
Marc Chagall(1887 - 1985)
在《从窗口见到的巴黎》这幅画中,夏加尔将天空、房子、艾菲尔铁塔、街道、窗子等景象用立体派将景象分割再组合的技法来分景,使互相远离的时间和空间融合并列在一起,这种分解法使他能够通过想像重现现实,通过现实再现回忆,并将一个不真实并富有春天气息的梦幻者的特色,巧妙地与周遭的环境协调起来。
夏加尔《文斯上空的恋人》
Marc Chagall(1887 - 1985)
夏加尔晚期的作品更率性、奔放、浪漫与梦幻的趣味。在这幅画中,他抛开了立体主义的影响,让画面失去了方位,既没有前景、远景,也没有深度,所有的一切都是抽象与虚构图像的重叠。月亮、树影、人物、花朵、烛台和脚下的文斯城,交织在浪漫丰富的色彩当中,缤纷热闹的想像空间,就像那对恋人一样随处飞舞。
欧姬芙《音乐:粉红与蓝II》
Georgia O'Keeffe(1887 - 1986)
欧姬芙喜欢创作抽象画,因为这种绘画形式,允许她在作画过程中,大胆抛弃事物外在形象的束缚,好好整理、过滤自己的情绪与感觉,然后仔细挑选颜色相线条,谨慎而协调地把内在的心情安排在画面中。每创作一幅抽象画,就是对事物本质的一次厘正和发现,并且让她更自由、直接地表达自己。
不过,具象绘画的描绘物件可以是静物、风景或是人,那么抽象画谁来当模特儿呢?「音乐」这种无形流动的美妙声音再适合不过了!二十多岁时,欧姬芙在哥伦比亚师范学院求学,她的老师每天都会放一首曲子,让学生们画下对音乐的感受,并享受这样作画的自在和乐趣。
这幅抽象的《音乐─粉红与蓝II》便是欧姬芙对音乐的响应,旋律与音符的颜色,在她的心目中显得明丽而响亮,流畅的线条穿梭在画布上,织成一面纯净的图案。从那时起,欧姬芙便养成捕捉自己情绪经验的习惯,再加上当时经由朋友推荐,她读了康丁斯基的著作《论艺术精神》,「创造的真正精神,无法依靠理论来发现,却能突然被感觉启发」,这位前辈画家如此写道,深深打动了这位相信直觉的女画家。
乔治亚·欧姬芙,1887年11月15日出生,是一位美国艺术家,被列为20世纪的艺术大师之一。欧姬芙的绘画作品已经成为1920年代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她以半抽象半写实的手法闻名,其主题相当具有特色,多为花朵微观、岩石肌理变化,海螺、动物骨头、荒凉的美国内陆景观为主。她的作品中常充满著同色调的细微变化,组成具有韵律感的构图,某些时候欧姬芙画中的物品外轮廓,让观者感到此物品的轻脆感。
欧姬芙《一朵海芋与红底》
Georgia O'Keeffe(1887 - 1986)
「我要把一朵花画得很大,让人们注意到它的存在。」看到17世纪画家拉斐尔一幅静物画中的一朵小花后,欧姬芙如是想。从此,她的画笔就变得像是倍率很大的放大镜,把罂粟、鸢尾花、玫瑰、山茶……各种花卉大尺寸的模样,映在画布上。结果,花瓣、花萼和和茎的形状,往往因为大幅度的特写,而无法被完全画出来,因此,欧姬芙画里一朵花真实、完整的印象,是需要观看者在心中自行补足的。这系列「一花一世界」的画作,共有超过两百幅之多。
欧姬芙会画起海芋,是出自一个有趣的观察结果。她发现大部分的人对这种花卉不是非常着迷,就是讨厌得不得了,而她自己却一点感觉也没有。于是,她兴起了研究的念头,将这种纯白中漾着鹅黄的花朵,衬在红色或粉红色的背景上,画得比实物还要大,竭力表现它蜡样的花瓣质感。这样的海芋令人印象深刻,最后居然成为欧姬芙的招牌。人们常把她和海芋联想在一起。
欧姬芙画里的花卉,是蝴蝶、蜜蜂或小昆虫眼里的花卉,有时镜头靠得太近画面,只剩下雄蕊而已。因此有人便指出,欧姬芙真正要描绘的,其实是女性的性器官和情欲。这一点,画家严正否认了,她认为,植物的生殖器官和人类的,本来就有雷同之处,她的作品只是将自然界的生命之美表达出来,而别人是因为看了她的画,放进了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才说出那样的话来。不过,她也曾感叹道,为何男性画出女性的裸体,是艺术的象征;而,女性如果画出自己的身体,就被视为一种羞耻呢?诠释终究是开放的,欧姬芙对花卉所采取的亲密视角,的确产生了不寻常的魔力。她的画是一种媒介,让人们穿越其中,找回自身的感觉。而这也正是欧姬芙作画的初衷。
欧姬芙《夏日时光》
Georgia O'Keeffe(1887 - 1986)
1929年她和朋友们经历了一次让灵魂苏醒的沙漠之旅,这幅《夏日时光》中的牛头骨,就是她最得意的战利品。她觉得这种被艳阳晒到发白的骨头,虽象征死亡,却尖锐地切穿了活人的心,唤醒了种种感受。而,在炙热的骄阳下,走到又累又渴的时候,偶然出现在眼前的小花,更令她惊喜异常。于是,归来之后,她便不再只是描绘自己锺爱的花卉,也试着把沙漠简单乾净的原始景观,以及神秘的生命力展现出来。《夏日时光》就是欧姬芙一系列沙漠画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幅,既写实又洋溢着越现实的况昧。
基里诃《意大利广场》
Giorgio de Chirico(1888 - 1978)
《意大利广场》这幅画创作于1915年,画面空间是由一系列的平面来表现:前景的左边有一道拱门,中间有一个塑像,后景是一排朱红矮墙,一列火车正从墙后驶过。
基里诃的作品都有浓厚的象征主义色彩,例如钟表是为了要表现时间无情地流逝;火车头与帆船常常出现在同一幅画中,象征着不可避免的人间阴暗面。基里诃在面对无处可躲的现实感到孤独时,希望能够想像出一个让人惊异的疏通管道,于是,《意大利广场》就成为一个心灵上的停驻之处,可以任由梦魂在其中游荡。
乔治·德·基里柯,生于希腊。他是形而上派艺术运动的始创人,以作品的高度象征性幻觉艺术而著称,被公认为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等20世纪绘画艺术的先驱。
基里诃《阿喀硫斯、神马巴里奥和桑托》
Giorgio de Chirico(1888 - 1978)
基里诃在这些奔马图的系列画中,不断重复采用古典主题,而且根据其他的数据,一再描绘同样的对象。除了像这幅成对马匹安静顺服的作品外,他还画了些马匹正在奔驰的作品,那些明亮的色泽及所使用的绘画素材,使画的构图更加复杂。在巴黎的画廊举行展览后,基里诃售出了不少画作,由此可见其受到欢迎的程度。随着时间推移,基里诃的画逐渐失去了原来的独创性,并逐渐走向探索艺术技巧的研究之途。由于基里诃对艺术「技巧」的理解,使他更加如虎添翼,在艺术史上建立了难以动摇的不朽地位。
恩斯特《黄昏之歌》
Max Ernst(1891 - 1976)
恩斯特一开始作画,理性思维往往就会停摆。任凭直觉带领的创作过程,如同招魂术一般,使画家每每在超现实的幻想密林中流连,又欢喜又惶恐。这幅画描绘的是一片存在于画家心中的森林。创作这幅画时,恩斯特将心中的感受以形象妖异的动植物来具体化;同时取法巴洛克画法中的「变形」和「流动」,并且细腻描绘景物的质地、肌理,加深半梦半真的对比,吸引观众一同前往窥看。
恩斯特《新娘穿衣》
Max Ernst(1891 - 1976)
十四岁时的某个深夜,恩斯特心爱的宠物鹦鹉霍恩博姆不幸垂垂死去,此时他的妹妹恰巧出生。这个敏锐的孩子居然马上把这两个事件联想在一起,发出惊人之语:「这个小女婴一定是吸吮了死去鸟儿的生命精髓才诞生的。」也许是从那时开始,鸟与女人就成为一种结合的意象,想像力高超的恩斯特,一生被类似这样的幻觉所扰,自小就深受神秘奇异的事物召唤,甚至曾经瞒着家人,在夜半独自走到门外的铁道旁,想看看电线杆后方有什么东西。因此,非现实的世界一向是他偏好的主题。而,创作这幅画的时期,他正因为躲避现实的政治纷乱而迁居美国,潜心作画,画风也变得较之前更为浓烈、更具时事性。这幅画还有个趣味的小地方,循着侍女的目光望去,会发现有一幅构图相似的「画中画」挂在墙壁上。
米罗《荷兰室景一号》
Joan Miro(1893 - 1983)
米罗参照17世纪荷兰画家素尔格的《琵琶演奏者》一画,而绘制了此画。米罗在这幅画里撷取了素尔格画中的琵琶演奏者,桌脚旁边的猫和狗,以及窗外的城堡部分。在作此画时,米罗发挥了他绘画时的两个特点:一方面喜欢追求细节和精确性,另一方面,他运用幻想能力,在梦里的形象中找到灵感的泉源。
胡安·米罗,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和毕加索、达利齐名的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一。
米罗《海港》
Joan Miro(1893 - 1983)
「……我凝视着画册上的画稿,然后在一张纸上画一些草图,当这些草图在我心里变得活灵活现时,我就拿起一支浅色的画笔,自由且迅速地,在一批画布上画草图。……然后我再仔细地用碳笔画草图,有时用颜色很浅的图画来遮住第一幅草图,最后开始作画,并且让原来带色的草图留下来……。」透过这样一再重复的过程,米罗试图在其中寻找出一种具独创性、和谐的作画方式。
一再简化形象,米罗的符号语言在画中轻快地流泻着,灰底的背景让红、蓝、绿、黄色等基本色轻易地凸显出来,且使用黑色颜料勾出空白部分,让底部变得透明,并带有一种使人不安的魅力。画面里出现了与米罗其他作品相同的特点:一样的星星或眼睛,那是米罗特有的艺术语言。讲究造型的米罗,用曲折的线条画出介于现实与梦幻之间的海港景象。
米罗《蓝色二号》
Joan Miro(1893 - 1983)
米罗在《蓝色》组画中探讨的主题就是追求无极限的感觉,「最后这三幅巨大的蓝色油画,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画好,时间不是花在作画上,而是花在思索活动上。我需要在内心进行极紧凑的活动,才能取得理想和简捷的效果。最初的阶段是脑力活动,……就像举行一次宗教仪式或庆典一样。」著名的《蓝色》组画,就是在这样的仪式之中诞生的。
马格利特《强奸》
Rene Magritte(1898 - 1967)
代表女人灵性的双眼、鼻、唇,皆被性器官所取代,在这幅画中,「性欲」果然强奸了「爱情」,在马格利特活跃的20世纪初,正是性解放萌芽的年代,艺术界就这个题材大书特书,而他也不例外。「这是一个女人的脸,还是身体呢?」他是一位最反对「眼见为实」的画家,觉得万物在表象之下,还有别的含义,因此总喜欢在画作中提问。
马格利特,比利时画家。早期从事墙纸设计和商业艺术。20世纪20年代与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者交往甚密,并开始潜心作画,宗法超现实主义画风。作品色彩鲜明,物体位置并列,常以海和天空为题材。
马格利特《戈尔礼达》
Rene Magritte(1898 - 1967)
《戈尔礼达》看来充满了多度空间的动画效果,是马格利特最富哲思的作品之一。
塔马约《穿蓝衣服的两个人》
Rufino Tamayo(1899 - 1991)
初看这幅画会以为这只是调色盘打翻在一块木板上,风乾之后斑驳掉色的结果,或者是一幅小孩子用蜡笔信手涂鸦。有趣的是,从早到晚心醉神驰地作画的塔马约,在朋友眼里,的确是「双手布满颜料」,不停涂鸦的人。他画人物的方法,就如同画这幅画时一样,常常把焦点集中在脸部和眼睛,以头部凝聚观众的目光。之后,便随意的把人物的身体变形,尽情编织色块,以抽象的画法表达他一直想诉说的概念:人与宇宙是生命共同体。而这一点,是他一次一次藉由作画,追溯墨西哥古老艺术根源所得出的结论。因此,在他的画中总能找到朴拙、纯真、鲜艳的民族风采和轻快的颜色,更不乏现代艺术表现个人内在感受的特质。
使塔马约双手布满颜料的,就是他所生长居住的热带地区,在那里,他天生就懂得搭配出令人惊奇的色彩。几乎是直接用颜色来作画的他,很少打线稿或草稿,这幅《穿蓝衣服的两个人》中,一片片互相映衬的色块就说明了这一点。
鲁菲诺·塔马约,墨西哥画家及壁画家。
塔马约《魔鬼的肖像》
Rufino Tamayo(1899 - 1991)
这幅画用了塔马约锺爱的红色和蓝色,且混入了黑色,到处带着斑驳闪烁的白色光斑,显得神秘又浓重。这是画家惯用的表现手法,他运用黑色是为了加重背景、淡化画中人物,使得主角常常被颜色吞没。因为他总是认为,宇宙空间和万物是和谐平等的,没有哪一方比较重要。塔马约画中奇异的色调,总令人联想起他的家乡墨西哥,他的诗人朋友就曾经贴切地形容道:塔马约的画作上,总少不了「从热带水果果皮和果肉中萃取出来的颜色」。
杜布菲《爵士乐团》
Jean Dubuffet(1901 - 1985)
迪比费是一位是善于利用各种技法来米从事创作的艺术家,这幅以千变万化的「厚质颜料」,以及利用灰泥、黏胶和各种粉末铺涂于画布上为基底,再利用刮刀随意刮擦的方式,创造随性、潦草线条的作品。他利用随意露出的颜色来创造一种动感,这与他喜爱音乐有极大的关系,尤其是当时流行于美国的爵士乐,那种充满情感的音符,仿佛借着闪动不定的色彩,流转在画面四周。经常被他用来创作肖像画,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他曾表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去除个人化特质,将他们的形象大众化,转换成人类的基本形体……,透过一些技法所引发的想像力,最能增强画面的力量。」
让·杜布菲,法国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二战后巴黎派主要画家之一。其创作以摆脱观察习惯和文化条件,破除正统的表现规则和油画技艺为特征,并广泛使用各种手段(材料)创造多种风格。20世纪40年代末形成自己的风格,称为原生艺术(粗、生、涩艺术)、涂抹派或塔希主义。后来转向雕刻创作。1962年达到艺术顶峰—“乌尔卢普”风格。其作品使人联想到儿童涂鸦的自发乐趣,也有史前洞窟壁画的野性意味和西方城市街道涂抹画的随意性。成为法国艺术品中不朽之作。
拉姆《丛林》
Wifredo Lam(1902 - 1982)
林飞龙的画变幻莫测,充满魔力、神秘与宗教仪式。《丛林》这幅作品充满了惊人的韵律感,直线与斜线的交错,不只让眼睛受到节奏的震撼,耳朵也仿佛受到袭击,就像在夜晚听到热带丛林中传来的阵阵鼓声。数个精灵从丛林当中浮现,四肢是茎杆,沉甸甸的水果是乳房,南瓜是臀部,面孔如满月,既滑稽又充满着原始的未知、残酷、野蛮的超现实神秘美感。
林飞龙自己说过:「当我在画这幅画时,打开画室的门窗,路过的人都说,别看!那是魔鬼。」的确,这幅作品很接近中世纪时人们对地狱的描写。古巴没有丛林,因此,林飞龙很坦白的说:这幅画的背景是甘蔗园。他以自己特有的诗意与形式,来表达身为古巴人的他,顺从与反抗当时那个内外冲突的现实。
1942年,当这幅作品首次展出时,曾遭到恶意的批评与攻击,有些人看到他也喝威士卡,还觉得惊讶不已,他们以为林飞龙喝的应该是血。但,林飞龙以庄重的态度、黑人高贵的尊严,以及精湛的艺术实力,博得大家的敬重。
林飞龙(Wifredo Lam),1902年生于古巴。何飞龙是一位中国、西班牙、古巴黑人的混血儿,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多元文化交相融合的神秘感,这样的精神不时地在他的画作当中体现。
拉姆《婚礼》
Wifredo Lam(1902 - 1982)
1944年,林飞龙与德籍的化学博士海伦娜.霍尔策结婚,同年,他与超现实主义的创始者诗人布荷东,一同受邀到海地访问,参加了几场巫毒教的宗教仪式,仪式冗长、奇异,包括了献祭和对亡魂的召唤,狂热的舞蹈、震耳欲聋的鼓声,将人类的感情赤裸裸地表现出来。整场仪式充满了狂热的野性美,让林飞龙深受震撼,他说道:「美必须是狂烈的,否则就不算美了。」这也是林飞龙绘画创作中最出色的元素之一。
1950年,何飞龙与海伦娜离婚,两年后获得哈瓦那沙龙首奖,从此他的声望日隆,获奖不断,站在了艺术界的顶端。
达利《持续的记忆,软钟》
Salvador Dali(1904 - 1989)
当加拉去世之后,达利便不再创作了。身为超现实主义画家的达利与加拉的爱情故事,是艺术界一段永垂不朽的佳话。在超现实主义的浪涛下,深沉意识的诠释往往带给观画者一种恐怖的视觉经验,但因为有加拉的「爱」,达利的诠释显得温柔许多。
《持续的记忆,软钟》这幅作品,是达利最著名的创作之一,因为主角是「时间」,时间变软了,只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对青春岁月白白浪费的恐惧感,对年华不再的深深叹息。
现代绘画的创作理念,已经与过去诠释美感与表达思想的作风不同,他们更想做的,不是带给人们美的观感,而是直接问观赏者:「这样的创作为何不能称为艺术?」在达利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对现实的反讽,也可以在恐惧中体会另一股来自加拉的「美与爱」的呼唤,正因为这种对恐惧感的抵销,让达利的作品更具魅力。
萨尔瓦多·达利--普波尔侯爵,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在1982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为普波尔侯爵,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达利《流动的欲念》
Salvador Dali(1904 - 1989)
《流动的欲念》的构图就像一出戏剧的场景,达利从他欣赏的绘画大师那里吸取了众多的主题,并将它们转变成充满情欲和狂妄的幻想。在这幅画中,有两个图象就是取材于超现实主义梦幻世界的先驱之一波希的著名的三联画。一是画的左边,俯身在大石洞中将一只手浸泡在深蓝色水里的男子图象,洞中依稀可见一个天蓝色的球体,这就是取材自波希的名作《娱乐之园》中,作为生命之源的球体。二是画的右边,通过一道缝隙,将罐中液体倒入男子脚下的盆里的年青女子,她和波希画中的女主角具有相同的特点:避免正视世界。
达利《飞舞的蜜蜂所引起的梦》
Salvador Dali(1904 - 1989)
达利在描绘梦境时,是运用潜意识力量和排除逻辑的规律,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扭曲、变形,象征超现实主义企图在超自然的梦幻状态中,通过潜意识、象征、巧合、自动反应,来表达生存和绘画的完全自由。
这幅画所描绘的是,一场被一只围着石榴飞舞的蜜蜂所螫咬而引起的梦,女主角是加拉,她悬躺在浮于海面的礁石上。石榴、蜜蜂、老虎、大象、大海、刺枪,画里的每个物像都有深刻而且浓重的色情涵义。
达利《利加特港圣母的第一幅习作》
Salvador Dali(1904 - 1989)
《利加特港圣母的第一幅习作》是达利油画中最著名的一幅,它开创了一系列宗教绘画作品,宣布了微暗派时期的开始。达利后来又以这个主题完成过其他的创作,加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模式、地中海的光、伊加特港口的大海,这几个永恒的主题,在达利的作品中被深化了。
卡洛《与猴子一起的自画像》
Frida Kahlo(1907 - 1954)
「我画我自己,因为我经常都是孤单一人,而且我也是我最了解的题材。」十八岁的卡洛,有一天和男友乘巴士放学返家,巳士却将她载往了截然不同的命运。突如其来的可怕车祸,使得卡洛在病床上躺了三个月。原来脊椎早已严重损伤,这使她后来动了三十多次手术,必须穿上各种材质的护身褡,并且数度流产。这一次住院,医生将她固定在病床上,她动弹不得,只能日复一日地平躺着,承受难当的疼痛和苦闷。不过,病床的护罩上有一面镜子,使她可以端详自己。于是,她向摄影师兼画家的父亲要了颜料和画布,以及一副可以固定在病床上方的画板,开始了自传式的绘画生涯。她借着不断描绘自己来疗伤止痛,重新找回了新的生命。
在卡洛的全身自画像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她,站或坐在空旷的场景中,画面中只有一只心爱的宠物陪伴,充满荒凉而深刻的孤独。在半身像或头像中,画家笔下的自己,凝望着某一方向,表情莫测,仿佛有着无法道出的心情。
这幅《跟猴子一起的自画像》含有卡洛典型的自画像特点:用色强烈、人物身上的衣饰及背景充满墨西哥氛围。而猴子在墨西哥神话中虽然是欲望的象征,在画家眼里却是温柔而具灵性的动物。
弗里达·卡洛,墨西哥最受欢迎的现代女画家。
卡洛《我所见到的水中景像》
Frida Kahlo(1907 - 1954)
这幅画里画着许多卡洛生命中的重大事件。画里的浴缸栓塞,联接着微细的血管(这脆弱的血管,后来于《两个佛里达》里再次出现)。当滴滴代表着她生命力的血淌下,一连串的生命历险就展开了,从下方水草丛中的夫妇肖像(那是与她血脉相连的父亲与母亲,取自1936年的画作《我的祖父母、双亲与我》),依逆时针方向看起:那个脖子被绳索捆绑、如尸体一般的裸女,代表着她流产的痛苦记忆(1932年《亨利.福特医院》);飘在水中的洋装曾出现在1937年的作品《记忆》里,当时她因妹妹与挚爱的丈夫发生婚外恋而痛苦不已;裸女上方仙人掌似的水中植物,她曾画在1932年刚到美国时的自画像《站在墨西哥与美国边界的自画像》里,当时卡洛以这幅画诉说着自己的彷惶心情;右边的高楼和坐在孤岛上的一具白骨,则是她曾描绘过的梦想和墨西哥(1932年《梦想和自画像》和1938年《墨西哥四居民》)。
这幅运用了高度象征的画作,看起来虽然超乎现实,但每个部分却都确实描绘着画家的实际遭遇和真实情感,卡洛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如此真诚地表露着自我。
卡洛《两个弗里达》
Frida Kahlo(1907 - 1954)
与自己深深仰慕的偶像结婚,是多少女孩梦寐以求的事!感情丰富的卡洛当然也不例外。1922年,刚成为墨西哥预科学院三十五名女学生之一(该校共有两千多名学生)的卡洛,遇见了心仪己久的壁画大师迪哥.里维拉,而那正是她一生痴恋的开端。
命运果真让卡洛与迪亚哥紧紧相系,六年后他们再次重逢,并且陷入热恋,决定共度一生。卡洛心满意足,幸福难言,频频画下自己与心爱的迪哥在一起的甜蜜模样。然而,悲伤与不幸也早就跟在一旁伺机守候。大她二十一岁的迪哥,生性无法对爱情专一.,婚后外遇不断,最后甚至与她的妹妹克丽斯蒂娜发生了暧昧关系。1939年,为了逃离痛苦已逐渐多于快乐的婚姻,他们协议离婚。不过,彼此需要的两人终究分不开,不到一年,他们便再度复合了。
这幅画即是心痛的卡洛在与丈夫离婚后不久创作的,当时的她因为绝望而酗酒,使原本就孱弱的身体更雪上加霜。在婚变中历经种种心境后,必须重新学习独立的她,才执起了画笔剖析内在分裂的自己:两个弗里达血脉相连,都是画家自己的一部分。其中一个身穿传统的墨西哥原住民服装,是迪哥所恋慕的她,脆弱的血管环过她的右手臂,接在她手里拿着的护身符上面,这个护身符里面装着迪哥的幼年画像,是她爱意与生命的泉源。另一个穿着欧式洋装的弗里达却已经失去了她的所爱,也失去了一部分的自我,她的心脏只剩下一半,血管刚刚被剪断,鲜血无助地滴下来,只能拿着手术钳聊以控制。这个被遗弃的欧洲弗里达,很有可能会流血至死。不祥的乌云笼罩在两个弗里达.卡洛的身后,这幅冷冽的画作,陈述着她一生最热烈的爱情和充满磨难的婚姻。
培根《临摹委拉斯贵兹的教宗英诺森十世肖像习作》
Francis Bacon(1909 - 1992)
「我始终认为,委拉斯贵兹的《教宗英诺森十世肖像》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画作之一。我像着了魔似的描摹它。我一直在为它创造改头换面的新形象,但从未成功过。我对此感到遗憾。……然而这一幅画却是我心中十全十美的作品,无法再增添任何东西上去。」培根对委拉斯贵兹的《教宗英诺森十世肖像》可说是推崇备至,他认为委拉斯贵兹是一位极高雅的人,人们可从委拉斯贵兹的画作中看到过去生活的影子。
弗朗西斯·培根 ,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
培根《彼得.莱西肖像习作》
Francis Bacon(1909 - 1992)
培根在得知彼得.莱西这位朋友去世的消息后,凭着记忆一气呵成地完成这幅作品。这幅画里可以看出来,布拉加利亚和毕加索对培根的影响。布拉加利亚的《多面肖像》中,他利用了重叠的透明形象技术,其光影效果启发了培根在绘画上的荒诞效果;而毕加索打破传统绘画单一观点的技术──从不同角度观察画面──得到形象重叠的效果,也呈现在这幅画中。
培根《模仿迈布里奇的摄影作品:装水罐的妇人及用四肢行走的瘫痪儿童》
Francis Bacon(1909 - 1992)
「我一直渴望画出微笑,但是我始终没有成功。」培根曾如此说道。他自始至终都在倾听人类内心痛苦的呼唤。他从不加以掩饰人世中的痛苦挣扎,真实地将其表现在画作上。培根认为,摄影使现代的形象艺术产生真正的交流,这幅画作的主要泉源便是来自迈布里奇的摄影作品。对培根来说,迈布里奇的摄影是一部人类的动作辞典,赋予他一系列的奔放联想,他将照片当作绘画蓝本,并利用它们来激起情感上的震撼。
波洛克《一体,作品第三十号》
Jackson Pollock(1912 - 1956)
「滴流画」是波洛克最具代表性的创作手法,50年代左右,波洛克开始抛弃具像式的创作方式,朝具有强烈内在涵义的创作领域迈进。在接触了印地安人宗教仪式的「沙画」,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虚无理论之后,触发了波洛克的潜意识与创作原动力,开展了他的创作思考模式。
手持一桶色料与刷子,让自己处于半昏迷的迷幻状态之下的波洛克,通常都会将一块巨大的画布铺在地上,自己则行走或漫舞于其上,将颜色借着不同的速度与分量,泼或者滴落在画布上创作,这样的作画方式,在艺术史上被称之为「行动绘画」。这是一种注重创作的过程,而非只注重结果的创作方式,崛起于50年代的美国,又被称为「抽象表现主义」。这幅《一体,作品第三十号》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杰克逊·波洛克,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也被公认为是美国现代绘画摆脱欧洲标准,在国际艺坛建立领导地位的第一功臣。1929年就学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师从本顿。1943年开始转向抽象艺术。1947年开始使用“滴画法”,把巨大的画布平铺于地面,用钻有小孔的盒、棒或画笔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
波洛克《青色柱子》
Jackson Pollock(1912 - 1956)
「我的画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如果说是我在作画,倒不如说,是画的本身拥有自己的生命。」波洛克这么诠释自己的作品。
《青色柱子》这幅作品在1973年,由澳大利亚政府以史无前例的二百万美元高价自美国的收藏家手中购得,当时在澳大利亚引起轩然大波,以美国画家的作品而言,也创下了一个空前的纪录。1954年,波洛克出售这幅作品时,价格只有六千美元,二十年不到,便以数百倍的价格进驻国家级的艺术殿堂。
波洛克为绘画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当时还不是很有名气的收藏家佩姬.古根海姆曾经大力资助他的创作,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而他的妻子,同时也是画家的克莱丝娜则为他尽心尽力地付出,并且激励他的创作灵感。对波洛克而言,画布是一座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呈现他艺术思想的方式,是过程而非结果,这样的理念直到今天深深影响了当代的创作者,也为绘画艺术开启一片全新的天地。
马瑟韦尔《西班牙共和国挽歌系列,第七十号》
Robert Motherwall(1915 - 1991)
《西班牙共和国挽歌》系列作品是马瑟韦尔最有气魄的作品之一,画中的黑与白、椭圆与长方形,几乎可以看成是他的亲笔签名。马瑟韦尔利用十分简单的形象及简单的语汇,创作出如此大型、繁复、美丽的作品来。马瑟韦尔认为:「一张图画的生成,来自于艺术家与画布的共同工作。」那是让感情自然表达出来的成果,而不是去描述它。
罗伯特·马瑟韦尔,美国画家。他以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以及有关现代艺术的论著而著名。马瑟韦尔出生于华盛顿的阿伯丁。1937年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他在哈佛研究哲学。他在洛杉矶和纽约曾短暂的学习过艺术,但很大程度上是自学成才 。马瑟韦尔40年代初结识了当时在纽约的欧洲画家,尤其是超现实主义者恩斯特等。最使他有兴趣的是超现实主义方面的超意识现象,他认为这是艺术中的直觉、非理性,偶发概念的创造。
马瑟韦尔《海边系列,第二号》
Robert Motherwall(1915 - 1991)
这些作品是马瑟韦尔在1962年夏天,于美国普罗温斯敦所创作的油画作品。马瑟韦尔说过:「在《海边系列》作品上画那些飞溅的浪花时,由于使力过猛,经常造成画纸破裂。后来,我将五层优质的画纸黏在一起,画纸才经得起我以肩、臂、手加在画笔上的强烈力度。」
马瑟韦尔《开放系列,花园的窗子》
Robert Motherwall(1915 - 1991)
马瑟韦尔对《开放系列》作品的看法是:「开始时是一种协调的整体,然后再将这系列的作品分隔成几个区域。」这样的做法,与他开始研究马谛斯的画作有密切的关联性,马蒂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窗子,及窗里、窗外的画面安排,使马瑟韦尔对墙与窗、内与外的关系产生新的思考。《花园的窗子》利用鲜艳的色块,让画面产生一种传统式的对立感,而直线的运用更让内外有了一种鲜明的区分。
塔皮埃斯《梯子》
Antonio Tapies(1923 -2012)
这幅作品显示了一种「上升与登高」或「沉沦与堕落」的隐喻。而「虚无」的东方哲学思想,无欲、无我、无私的主题,正是塔皮埃斯艺术创作当中唯一不变的创作因子,也是他作品的典型特征。
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 1923—2012)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一个加泰罗尼亚世家。安东尼·塔皮埃斯既是画家,雕塑家,也是艺术理论家和收藏家。是欧洲二战后最具代表性的抽象艺术大师,是二十世纪欧洲先锋艺术的先驱。
塔皮埃斯《红与黑》
在塔皮埃斯的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标志,例如十字、弧线、角、加泰隆尼亚旗帜的色块或线条等等,这些符号、涂抹、斑痕或字母,都象征或暗示着某种涵义,这样的创作形式也同时出现在当代其他画家的作品中,比如米罗、克利等大师的创作中。
符号对于塔皮埃斯来说,可能源自于他的童年记忆,它们在整体构图中,随心所欲地铺陈,这种精心安排的自由发挥,更加显著地说明他对于表现主义的深刻看法。
诺兰《这个》
Kenneth Nolan(1924 -2010)
「造型」本身对诺兰来说,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几乎从创作开始,他就意识到造型的必然性。他曾经说过:「即使是制作《圆形》,实际上也必须用到造型,而我则非常有意识的利用了《方形》。对50年代的我而言,造型还停留在不自觉的阶段。」而同心圆的布局则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他指出:「当两支眼睛都集中在这个圆形上时,好像会把自己淹没,并且使人的视觉元限扩展,就像置身于密教艺术的曼荼罗中。」圆形提供了诺兰很大的发展潜质,并且为他的画作奠定了大致的形式基础。连续性是诺兰作品的特征。他始终忠实于系列画作的基本创作路线,并将己知的东西固定下来,充分展现他对该系列作品的独创能力。
肯尼思-诺兰是著名战后美国抽象派画家,提起诺兰,就让人联想起一幅具现代风格的图象,出现我们脑海中的形象是他那著名的“圆形”、“V字型”、或是“条纹”,还与人们不太熟悉的“猫眼”、“苏格兰格子图案”,诺兰在他的笔下,颜色的协调和配置成为独立的表现要素,排除了和任何既有形象最细微的任何联系,这几乎是西洋美术史上的创举。他的作品可说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抽象画派作品的典范
诺兰《慧星》
在「V字形」的系列画作中,诺兰表现出他比前一个系列更强烈的力度与对造型的诠释力。用一组「V字形」的色条把画的中心如实地联络到画的边缘。「V字体」这组系列作品是非常出色的创作,在欣赏这类画作时,对称的、居中的「V字体」是个关键的格式,一个偏离
中心且不对称的图形,会减弱面对作品时的感受。而一直延伸到上端的两角,更能加强这些画在整体性上不可忽视的存在感。
诺兰《闪耀》
在诺兰晚期的「条纹」作品中,已经完全消除掉V字形与菱形的相对复杂性关系。在这些作品中,图象与手法密切地融合在一起,这是在过去他的任何作品中都无法达到的颠峰。诺兰让条纹的长度去决定画作的单边尺寸,而条纹的宽度、数量和间隔,则决定另一边的尺寸,而这两种尺寸都是创作时非常重要的关键。
过去的三十年左右,诺兰的毅力使他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而璀璨夺目的作品,他对自己最喜欢的艺术体验这么描述:「当你观赏一幅伟大的画时,就像在跟他说话,它对你提出问题,也激起你心中许多的疑问。」他还说:「作为一个艺术家,大约要在你完成了作品以后,才能发现其中的东西。就像塞尚,在创作了那么多的作品,经过了二十年,他才弄清楚自己在作什么。这就是一个发现、展示自己的过程,而我正走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大师级画家的诺兰,的确走出了一条无人能及的大道。
安迪·沃霍尔《寻找失落的鞋》
Andy Warhol(1928 - 1987)
50年代初,初出茅庐的安迪·沃霍尔和同学结伴来到纽约闯荡。当时的美国,正是平面广告蓬勃发展的时候,由于在学生时代,他就曾替百货业者画过一些出色的广告画,因此,虽然才刚步出校园,安迪·沃霍尔这个名字在纽约广告圈和时尚界里,已不算太陌生。《魅力》杂志社的主编蒂娜就对安迪·沃霍尔有些印象,甚至还掏腰包买过他的作品。
刚到纽约的第二天,安迪·沃霍尔便带着新作拜访她,希望能寻得工作机会。这个主动积极的小伙子果然没有失望,蒂娜正好急着要一批女鞋图,而安迪·沃霍尔本来就对鞋子和脚着迷不已,于是他们第一次的合作立刻展开了。安迪·沃霍尔回去后连夜赶工,第二天马上交出一张画有各色各样独特款式的鞋子图,有些左右脚颜色不同,有些上面还附带着性感的小腿。蒂娜看了觉得很新奇,但她的杂志需要的鞋子线条必须更清晰。所以后来安迪·沃霍尔便重新一双双分开来画,并取了些怪有趣的标题,例如:「你能带鞋子到水边,但不能让它
喝水」(无法防水的黄色高跟鞋)、「谁似猫一般盼前顾后?」(鞋头有猫脸图案的女鞋)等等。式样新颖的鞋是时尚的象征,也是安迪·沃霍尔踏人广告界最强而有力的符号,从那时起,他的鞋子画就如同他的名片一般。这幅《寻找失落的鞋》是其中的代表作,一只只姿态各异的单脚鞋子,鞋头朝着不同方向待价而沽,似乎也正准备出走,寻找自己的主人。
安迪·沃霍尔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
沃霍尔除了是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2014年,作品毛泽东画像在英国以7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663万元)的高价被拍卖。
安迪·沃霍尔《二百个坎贝尔浓汤罐头》
Andy Warhol(1928 - 1987)
「只要你肯付五十块,我就把该画些什么才会大受欢迎的秘诀告诉你。」纽约一家画廊的女主人向安迪提出了建议。当时已尝到名利双收滋味的安迪,正在为搜罗新题材,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画作的艺术价值而肠思枯竭。于是,这个买卖成交了!这位眼光独到的女经纪商告诉他:「你应该画一些这世界上人们最想要的东西,像是钞票;或者画些每个人每天都会看得到的东西,例如汤罐头就是个不错的主意。」这听起来像是开玩笑,而安迪·沃霍尔也被她逗笑了。
但是他并没有当成耳边风,回家的路上立即到自选商场,买下了各种口味的坎贝尔浓汤罐头。然后十分认真地为这些罐头拍幻灯片,有的单独一个,有的堆成一堆,或者把撕下来的包装纸卷在一块……,再用投影机投射到画布上,描下想要的部分,用各种技法和材料着色。最后,他发现自己爱极了汤罐上那红、白、黄相间的外皮纸,便干脆把二百个叠在一起,画了这幅《二百个坎贝尔浓汤罐头》,仔细看,里面各种口味都有呢!这寻常的日常食品,经过画家的巧思安排,竟染上了抽象画的风味。这批颜色鲜活的汤罐画马上就被杂志社买下了,刊登时,图片旁边还打着一排铅字,那是安迪·沃霍尔的创作理念:「我只是画我喜欢的,大家经常使用,却不太注意的美丽东西。」
花五十元买点子真是个一本万利的划算交易,不久,安迪·沃霍尔就着这批画在美术馆开了一次个展,虽然评价两极,艺术界人士大多不置可否,但纽约的普通大众,却都爱上了安迪·沃霍尔这个名字。当时相当知名的荷兰版画家布库宁也到场了,据说他在《二百个浓汤罐》这幅画前足足站了十五分钟,最后不发一语地走了。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
Andy Warhol(1928 - 1987)
就在《二百个坎贝尔浓汤罐》系列主题展结束的那一天,风靡全球的性感巨星玛丽莲.梦露自杀了。一向很喜欢她的安迪·沃霍尔也和许多人一样感到震惊又伤心,因此他拿出收藏许久的剧照,创作了这位全球性感女神的肖像,来纪念她不朽的美丽。当时,安迪.刚刚和助理一起画完一批汤罐头、可乐瓶、钞票,由于他们想要以大量堆叠的样子呈现在画面上,所以每件东西都要重复画上数百次,这样既容易疲累,而且相当花时,于是他们灵机一动,想到了「绢印」这个好办法,这种感光式的版画复制图案,不但快速,还可以随意调配颜色呢!
得到这个法宝,安迪·沃霍尔创作重复出现的物品时,就更加得心应手了,他甚至还打趣地说:「我想要把自己变成一部机器。」他的画也开始和画中的现代工业产品一样,有了「大量生产」这个特质。
安迪·沃霍尔就使用绢印法画出了二十三个配色不同的玛丽莲.梦露头像。其中,这个金头发、蓝绿色眼珠,画着浅绿眼彩和大红色唇膏的梦露,是他最喜欢的一个。所以,他再次将她复制了二十五次,放在同一个画幅中。往后,他又用同样的方式画了猫王、杰克逊和许许多多的偶像与名人。
贾斯培·琼斯《三面美国国旗》
Jasper Johns(1930 - 1988)
二十四岁的琼斯为了糊口,和朋友合伙帮各种商店做橱窗设计(其中还包括有名的第凡尼珠宝店),空闲的时候也创作一些素描和拼贴画。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突然心生一念,把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毁了,然后摊开一张新的画布,将油彩和蜡溶在一起,趁着这种奇怪的颜料还没凝固的时候,画了一面稍稍泛黄的白色美国星条旗。
那年是1954年,琼斯仿佛终于找出新方向,他承认自己其实很讨厌画素描,而且开始不断把国旗、箭靶和抽屉……这些总是出现在生活周遭、由人们画出来,却不被当成一幅画来看待的东西搬上画布,希望人们能多花点时间来欣赏,因为「它们本来就是画了!」
更重要的是,画家本身很享受创作这些画的过程,虽然从没想过要让自己的画作成系列,但因为一个主题可以有无穷的变化,一画起来,他就停不下来地思索各种用色的可能性和表现方式,在同一个主题里探索个不停,仿佛在绘画形式的迷宫里漫游,每一次都带出来一整组主题相同的作品。《美国国旗》即是其中之一,有人曾经赞叹地说:「一面美国国旗由琼斯画出来,就美得像一首十四行诗!」
贾斯培·琼斯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甚至被列为与丢勒、伦勃朗、戈雅、蒙克和毕加索等艺术史上最伟大的版画家之一,2011年他还在美国白宫接受了“总统自由勋章”。
马克·罗斯科《蓝色中的白色和绿色》
(Mark Rothko,1903—1970)
《蓝色中的白色和绿色》是罗斯科的代表作。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生于俄国,十岁时移居美国,曾在纽约艺术学生联合学院学习,师从于马克斯·韦伯。40年代末形成了自己完全抽象的色域绘画风格。罗斯科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其他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等等。如果你只是被画上的色彩关系感动的话,你就没有抓住我的艺术的核心。”1970年2月,马克·罗斯科自杀身亡。
威廉·德·库宁《女人系列》
(Willem De Kooning 1904-1997)
可以说,画面上这个龇牙咧嘴的女人没有一丝美感可言,甚至可以说是面容狰狞,从技法上看,这个富有力量和动感的女人形象由颜料构筑而成,它就是德库宁的代表作,著名的“女人系列”中的一幅。这幅作品展现了德库宁在非抽象阶段的艺术探索中对女性的认识。象征着艺术家对女人专横跋扈的认识和感受。据说,这种感受曾使德库宁整日不得安宁,直到他在画面上将这种感受表现出来为止。虽然这幅作品用笔随意,使人感到有一种一挥而就的效果,但实际上他耗费整整18个月的艰苦劳动才得以完成。尤其是对画面上女性形象的表现,德库宁反反复复画过数百次。虽然画面的形象显得纷乱不堪,却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另外,他的《发掘》、《玛丽莲·梦露》等代表性作品,同样震撼人心。
威廉·德·库宁《女人系列》
(Willem De Kooning 1904-1997)
威廉·德·库宁,简称德·库宁,荷兰籍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